康體籃球 —— 創新集訓和比賽哲學,挑戰傳統
籃球部在創意康體思潮沖擊下,也來大反省、大革新﹗
籃球發明已有一百多年,技術和戰術代代創新,但可惜有一些元素不利教會推廣:
1)規例容許球員無限換人,但實際是
在比賽中總有幾位隊員要坐冷板凳。
2)男、女分開練習和比賽,不適宜一起玩。
3)教會缺乏教練人才,帶領球隊參賽很需要教練指導和指揮,如果還要兼顧牧養,人才難求,不易培訓。針對以上情況,我們引進康體歷奇輔導、解說和小組動力等元素,創新改革集訓和比賽,發明了「康體籃球」。這創新的籃球活動以康體為平台,看重個人和團隊成長,鼓勵不同性別年齡的人彼此尊重,相互啟導。「康籃」擁有康體、籃球、團契等個性和特色,讓團友在自由和秩序中享受活動,在歡愉和欣賞中學習、提升個人的價值、素質和生命,比追求卓越和競賽得勝更能造就人。
「康籃」創新的運動哲學,衝擊人們引以為傲的卓越精神。鼓勵教會群體重拾基督精神,有效運用資源,達成福音外展、文化更新、有效牧養門訓等目的。
康籃玩法1 全方位隊長球
創新籃球 = teamwork + 戰略部署突變
這玩法是鼓勵大家善用場內、場外每人接、傳、運、投的能力,在默契和戰略部署下聲東擊西,有固定作戰方針又鼓勵隊友創意突變,攻其不備。
分區站位 各按其職
球賽一般由兩隊7至11人(可多至15人),不分男女老少、以半個籃球場為場區進行比賽。場區分為場內及場外(站區),場內以3對3進行半場比賽,入球為1分。而場外則設置呼啦圈作站區,站區射球有2分,如圖A。惟一般不得站出呼啦圈(站區)外,但也可彈性處理,如容許全部站長或某些能力弱的,可一腳站出或跳出區外一兩步投籃。在中場或半場的弧頂附近設一安全區,放一或兩堅實平台或椅子,上站中立或對賽的隊長,手持自製的籃框或紙皮的箱或短柄大魚網作人工智能籃框。
成功投籃的判斷
可按情況設以下級數
1級難度:投射人稍有投物線投射,而持籃框的隊長舉雙手站台接球。
2級難度:投射人要投物線投射,而持籃框的隊長高舉雙手持籃框過頭頂站台接球。
3級難度:投射人要相當投物線投射,而持籃框的隊長要舉直雙手持籃框過頭頂站台
接球。
計分
恩典方程式
自由人成功投中得分是 (n+1)x1分,
1至5分,視乎成功傳達0至4區。
站區人成功投中得分是 (n+1)x2分,
2至10分,視乎成功傳達0至4區。
7-11康體籃球最為有趣的便是其計分方法,每傳經一個區(不是站,同區的站互傳不計入倍數得分),入球分數便會增加一倍。即是說,若經由自由人傳到1、2、3、4任何一區時,分數便會乘以(n+1)x2倍,射入2分球,分數等於站數加一乘以入球分數:(1+1)x2=4分。相反,若由站長發球傳給自由人後不再傳球而投射,投入的該回得分是(0+1)x1=1分
若B6由1區傳球給不同區的B4,B4投籃成功,該回恩典得分是(n+1)x2倍=(1+1)x2=4分。若A球隊落後20分,經過部署後,讓球傳經1、2、3、4個區,即5倍,射入2分球,便可得5 X 2等於10分,一次過可以追回很多分數。然而,若區數傳足了,但若射不入球,所傳的區數便白費功夫。這便是康體籃球變化最大、有趣及引人入勝的地方。另外為著增加傳球人數,可限制同一個場內球員不可與場外球員互傳。舉例來說,場內R9球員傳給場外球員R1,場外球員R1不可立即回傳給R9球員,一定要傳給另一位員,如R10,或自己射籃。
(變化可因應隊員的能力,改變場外球員投射限制,如准許其接球後,跳入場內運球一至兩步投籃。)
請繼續
至激計分真籃版
短片介紹
Posted on 09/20/2017, in 球埸牧養, 創意訓練 and tagged basketball, 球場牧養, 籃球, 籃球比賽, 創意, 創意籃球, 創意思維, 創意教學, 團隊, 康籃, 康體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 發表留言.
發表留言
Comments 0